精华教育 在线课程 | 面授课程

回首向来萧瑟处(节选)

于美哲

于美哲:精华复读班0 9 届校友。来自22中,08年高考593分,09年高考664分(文科),提高71分,考入北京大学。

看到高考成绩, 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成绩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料,喜的是这个结果验证了那句“付出就一定有回报”的箴言。

在高手如云的文精班里, 我不是最拔尖的,但如果要说说高考成功的秘诀,我想自己还是有的说的。我最先想到的是四个字:坚持不懈。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天生就是一个没有长性的人,干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情,很难坚持下去,从小就是这样,这可能是天生的性格上的缺陷吧。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下来,因为不懂得坚持不懈,常常碰壁。一直到去年高考之前,我仍然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对自己不能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也不懂得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学习上因为懒惰,知识漏洞不能及时补齐,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总是不能融入群。

08年,我在疯狂的心跳中通过手机短信一眼看到那个可怜的分数,593分,我知道北大必然与我无缘,抱着一丝微弱的希望,我企盼外经贸和中央财经能把我录走,结果仍然事与愿违。我曾想过放弃理想,认命,可内心中总有一个不甘心的声音告诉自己,我不属于那里。或许,这就是最开始的坚持,来自内心的坚持。当时,在百度贴吧上查找复读的信息,有人说精华不错,管理很好,宿舍老师也非常和蔼可亲,抱着试试的态度,我们全家来到了精华。

复读,当时看起来是个很困难的决定。同班同学大多上了大学,即将经历一种全新的人生,而我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延续我的高中生活,更将与同学们久久别离,从此踏上一条不同的人生轨道。可是,高考的确就是一考定终身,对面前的分数失望,不甘于平凡的生活,要改变人生,复读,等待第二年的爆发,对于我来说,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出国不仅费用高昂,更因为国外人生地疏,一个人在外挣扎数年,不一定就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而复读,只需要再潜下心来学一年,只要努力、付出、拼搏,就一定能有收获,就一定能上一个光鲜的大学,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8月25号,我带着一车的生活用品,再一次来到精华的小院,住进了3楼的335宿舍。宿舍老师们果然都很好,对人亲切又不失严格。宿舍宽敞明亮,窗外是一棵大树,见证着一个新的开始。下午到教室报到,座位居然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让我不禁感叹管理的民主化。见到曲老师,这种民主的感觉就更强烈了。那天下午他说了好多话,说今后就是我们自己做主,他只是个“旁观者”。

我们也本来以为从此之后真的可以随心所欲,没想到每个教室上面都有个摄像头,在监控室可以随时看到每一个同学的状态,而曲老师也经常在那里“偷窥”我们的行动,这是后话。

开学了, 就要好好学习,

去除过去的浮躁,把修长且色彩艳丽的指甲剪掉,耳朵上也不能再带耳环,乖乖做一个好学生。老师发了一本《效率手册》,里面详细地留出了每一天的空白,一翻这手册,就感觉有总也过不完的日子,就感觉下一年的高考还很遥远。然而,时不我待,时不我与,时不再来,发下这个本子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一段宝贵的复习时间。接下来,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将这无字的本子写满字。

接下来的日子里,各科老师陆续见面,面对这些头上顶着数重光环的名师,我们并没有一点畏惧的感觉,我们的老师真的是很平易近人,教学水平自不必说,连他们的为人处事都值得我们学习一生。

语文刘老师,是个真正的特级教师(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无愧于她的称号。她教学和为人都认真,常常翻出一个皱巴巴破旧的小本子,里面写满了她多年积累的各种板块的知识。她很勤劳,有时候我们做题,她为了不耽误我们的时间,就把答案抄在黑板上,每当我们抬头,看到黑板上写满了老师工整而又飘逸的字时,就仿佛读懂了老师对我们的良苦用心,仿佛聆听她的谆谆教导。她一丝不苟地为我们巩固基础知识,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平等的站起来说话的机会。她幽默风趣,见多识广,偶尔拈一件小事就能深入到人生的哲理。她富有经验,才华横溢,临考前又把她编的应考顺口溜和作文三字经抄了满满一黑板,把小本子上的道理读给我们听。告诉我们复读生,要有杀出来的威风,不服输的劲头,面对高考,要心静,神安,稳如泰山,要旗开得胜求全胜、出师不利稳阵脚……高考的时候,我被语文的前五题难住了,可心里总记得老师告诉我们的稳定情绪的技巧,最后虽然错了三个选择,总分却依然是不算低的125,这个成绩也让我感觉能够坦然一点面对老师,能够报答她的努力。关于学习语文,我的方法很普通:认真记下老师上课的笔记,每次考试之前都看一看:整理错题,定期重做;看大量的有意义的书和满分作文;熟记答题套路,注重平时积累,考试时厚积薄发。

数学老师,是一位特级大师,还是状元老师,我们都叫他尹老爷爷。他虽然年近七十,却精神矍铄,思维敏捷,鹤发童颜。他曾有过很辉煌的经历,不时对我们侃侃而谈,以一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对待我们这些新时期的学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所谓指点江山,不只是他上课时注重与 同学互动,同学有了灵感就叫上来在黑板前比划,更是他常常在课后与爱好国际政治的同学讨论世界风云历史潮流之类的,学识渊博,见解独到。或许这就是老人的智慧。虽然有时我们无法理解他曾经经历过的那个苦难的时代,可我们从他的慷慨陈词中早已深谙他对我们的期望、他对祖国和学生的热爱。说到激扬文字,尹老师是个劳模,只要有数学课,我们一定能收到印有他独特字体的手刻版卷子(他不会打字),但是别小看这些卷子,里面的题都是重量级的,老师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每道题对于巩固我们知识的作用。因为篇子太多,过了一段时间常常就散失了,正当我们要复习备考苦于找不到过去的错题时,老师总能又不辞辛劳地把我们曾经犯过错的题再一次抄到新的卷子上,殷勤叮嘱我们只要确保每道题都会,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这次数学的高考题简单,但再简单的题如果不是老师们平时对我们训练到位,我们都不可能顺利完成,更不能练就一种淡定的心态。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数学得到了很大提高,从104一跃到145,奠定了考试成功的基础。当然,数学成绩的提高离不开做题,“题海战术”,对于我这种基础薄弱的人尤其有用。为了适应高考的要求,除了老师布置的篇子,我这一年里做完了08年全国40套模拟题和10多套高考真题、40多张近年北京市模拟题。而且认真把错题和有疑点的题都整理到活页本上,像看文综一样每天晚上都看错题,就这样掌握了很多方法。刚开学的时候我的数学水平应该是全班倒数,到了下学期渐渐可以等于或者高于全班平均水平,数学不再成为拖后腿的弱科,成绩也就一下子提高了。

英语,最开始是邱老师,邱老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我们都是东北人,而且她就像我所崇拜的很多人一样有一颗坚强的心,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有不服输的劲头,对人奉献一颗真诚的心。她教作文一流,提出的背新概念洗脑的说法也令我们耳目一新,很多同学都是坚持按她的要求去做,成绩进步得很快。田老师是在邱老师离开我们之后接手这个班的,与邱老师风格迥异,她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给我一种非常年轻的印象,声音也很娇俏,据说爱好看NBA,很有活力。她强调基础知识,反复说机读分是生命分,发了很多单选的篇子让我们做。曾经自诩单选造诣很高的我,面对这些多年前的高考题,还是有很多疑惑之处。我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海量的错题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反复看,一遍一遍过,单选终于得到了提高,而有些同学则不注重错题积累,一错再错,是 不能做到坚持不懈的表现。这一年我的英语成绩提高很多,从去年的118升到今年的133,这与在老师的教导下做了很多题、背了很多文章、自己积累了很多词汇量密不可分。为了提高英语成绩,我认真地听每天早上精华放的听力,错的及时反思,又认真做完了英语老师发的所有篇子并弄懂了错题。我做完了天星四十五套08全国模拟的所有阅读和完形,也完成了08、07、06三年的完整全国高考真题,每天做一到两套,最重要的仍然是坚持二字。隔一段时间还要对做过的题进行整理,分析阅读做错的错误类型,比如说是看题不仔细,还是对每个选项所说的意思理解不到位等等。临考前我还把所有高考题的完形答案填到原文中感受一遍,发现了很多共性。作文,我把老师发过的所有同学的范文贴到本上,经常翻翻,又从做过的每一篇完形阅读中积累好的词句和用法,背诵美句和短语,水平提高得很快。

说到文综,我总是有点愧疚。

去年因为数学和英语拖了后腿,今年一直在疯狂地学数学和英语,最多的时候一天六个小时数学四个小时英语,而学习史地政三科的时间自然十分有限。第一个学期因为课程进度不快,每次考试之前看看书就能应付,到了下学期要上文综了才傻眼。因为去年文综考了243,总感觉文综不错,不是主要矛盾,没有投入主要精力。但是再好的学科长时间不关注手眼都生,何况别的同学都是在补文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3月的“零模”,文综连220分都不到,高考迫在眉睫,我怎能不急?数学和英语的成绩刚趋于稳定,文综又有很多书要看,这个时候真有点手足无措。面对这种情况,慌乱是没用的,要真正找到学好文综的方法。我开始把时间向文综倾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个学期背书主要是先看一遍再回忆,但是这样时间太长,背书进程太慢,我就开始画书,一天画一本,十四天就可以完成一轮。而画书可以有效记住知识点的细节,先用铅笔画一遍,再用红笔画一遍,再用彩笔涂一遍。按顺序画,这样既不累,有乐趣,又能巩固知识点,比单纯的手拿着书昏昏欲睡地看要有效很多。把书背完了,心里就踏实了,答题自然也是有理有据,总能很准确地踩到得分点上,有的同学意识不到背书的重要性,这是不对的,面对一张卷子,无论考的范围多么狭窄,有备才能无患。背书只是一方面,做题又是另一方面。去年文综考得好也离不开认真做北京市当年各区的模拟题,而今年面对时间紧迫的状况,做题是一种捷径,题做到位, 不仅可以熟悉热点,在模拟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可以从答案中找到答题的普遍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像我这样容易焦虑的人,考试之前看到做过的一厚沓卷子,对稳定心态特别有帮助。文综今年成绩的提高(243-261),光凭我个人的努力是不可能做到的,对知识理解的加深,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三科老师悉心的教导。

地理安老师不仅相貌堂堂,长相非凡,更有一副人见人爱的好脾气。他第一节课就通过猪肉牛肉羊肉和地理的关系让我们见识了地理的趣味性。随后的每一堂地理课,安老师总能用自己渊博的知识解答各种古怪的问题。对于书本上的话,他也总能用自己纵横四海的不凡的亲身经历来进行阐述,从一个地理学家的角度教导我们看待问题。他仿佛无所不能,看待题的眼光非常专业,教学经验也很丰富,甚至还为我们的报考志愿支招,相当贴心。一模之后他抽出宝贵时间来为我们不厌其烦地答疑,从中我们真的领悟到了很多哲理。

历史赵老师和安老师虽然风格不同,但受欢迎程度丝毫不差。他的特点就是会科学地思维,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而且神奇的是在海谈了一圈历史秘闻之后总能回到起点,正正经经地讲起来,让我们遐想万千。听他的课一直都是一种享受,能在紧张的高三之余放松心情,而且印象深刻。此后看书看到那一段总是能想起老师说过的历史真相,这对今后从事历史的深入研究很有好处。临考之前,历史老师发了很多专题,对应试很有益。照毕业照的时候赵老师来了,我们同学都欣喜若狂,大吼着他的名字留下了相片,现在看他正襟危坐,过去的日子已经远去,而相信我们都不会忘记他曾带给我们的精彩。

政治特级闫老师,我们都说她大牌,所谓大牌和耍大牌不一样,她的大牌是从举手投足之间显示出来的一种从容淡定,一种经验的累积,光辉过后的平淡。她教学很有方法,自己也著述颇丰,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虽然年纪大些,但是思想却时时跟进时事。她的新闻嗅觉非常敏锐,能对热点信手拈来,并且给出很多有用的结构。她对书上知识点梳理得也特别到位,临考前她给我们两张考冷门清单,按照这个清单梳理知识,政治的五本书的细碎冷点就全被一网打尽,再也没什么可以难倒我们。

勇敢跨过高考这道坎,我感觉自己成熟了许多。在精华的一年,不仅在知识上充实了自己,而且在人格、性格上都得到了锻炼,懂得了成功需要坚持不懈做出努力。成功需要坚持信念,不能因为别人不看好你就放弃努力,也不能在其他人都奋斗的时候左顾右盼而自己不去行动,要坚持独立的人格。考完之后,爸爸和妈妈都说,精华是个不错的复读学校,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出了成绩之后,我们更感到精华带给我们的喜悦。同学们如果还在因为高考的失利而彷徨不安,真心劝您选择复读,因为复读是对自我的挑战,是人生的重要历练,是改变命运的关键,而复读就应该来精华(肺腑之言),因为这儿是勇攀高峰者的殿堂,只要努力过,梦想终将实现!!

返回>>

京教研[2001]31号 京ICP证041664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区精华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