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社会化悄然上路
中国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外辅导早已成为家常便饭。无论是大班教学还是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无论在公立学校读书还是在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只要孩子适合,家长花钱交学费自然不在话下。然而,当“一对一”的教育模式进入全日制高考备考领域后,这种全新的高考备考模式无疑向传统的校园备考发起了挑战。
每天安排4个科目,每个科目1个半小时学习,完全一对一辅导,一学期学费要在3万元左右……至今为止,百余位应届高三考生接受了“全日制一对一高考辅导”项目。据专家介绍,2009年是“全日制一对一高考辅导”项目推出的第二个年头。去年,全市共有50余位高考生在高三第二学期后,陆续选择完全脱离学籍所在校,进入校外教育机构备战高考的途径。而从今年同期的情况看,这个人数有望突破百人。
据了解,这些学生主要由三部分群体组成。一类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在学校正常大班授课的体制下,无法考上大学;他们的心理预期是与其这样,不如在高考冲刺阶段赌上一把,通过一对一辅导冲击高考。另外一类,就是那些水平在二本或大专水平的考生,他们希望考上本科重点院校,但离高考还有2个多月的时间,距离一本线却仍然有三四十分的差距。第三类学生就是目标冲击清华北大的优秀学生,他们通过在学校大班教学的努力,与目标院校的分
数要求相差10余分,这部分重点校的学生也希望能通过全身心地一对一教学,在最后冲刺阶段得到针对性更强的复习。
然而,“全日制一对一高考辅导”的口号听起来诱人,下定决心接受辅导的学生仍在少数。除了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更倾向于“稳妥”的校内复习外,“请不了假”也成为了让学生家长无法参与这种新备考模式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有关高考改革的话题不断,其中“高考社会化”的提法最为盛行,并将社会化分为高考报名社会化、高考辅导社会化以及高考录取社会化等方向。如今,正逐步放开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被视为高考录取社会化的热身。而类似“全日制一对一高考辅导”也成为了高考辅导社会化的实践。
然而,“高考社会化”在悄然实践的同时,也不断遭到人们的质疑以及传统观念的挑战。精华学校教学总监,高考教育专家尹宗禹提出,从高考报名工作来看,考务工作是不能有一丝失误的,一个失误就可能会让一位考生受到伤害。一直以来,学校都会安排专人负责如考场安排、监考、试卷装订等具体工作,并经多年培养。而对于通过高考报名社会化,让学校完全脱离应试教育的氛围,尹宗禹也认为过于理想化。“学生报考哪所高校,最后被哪所高校录取,中学一点都不知道是不可能的。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人肉搜索都出来了,这些应该不难得到。”至于业内人士提出的学生在校内读两年半,留出半年进入社会,自行选择高考辅导机构,“恐怕更不可行”。教育专家表示,国内的民办教育机构毕竟还不够成熟,诚信机构并不广泛,因此报考备考的工作完全推给社会,民办教育的管理能否跟上,恐怕又是另外一个难题。
《北京晚报》2009年3月25日
- 上一条从模考中寻找高考感觉2009-03-31
- 下一条精华网校 名师精讲课扎堆儿200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