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考中寻找高考感觉
进入4月后,北京市各区县中学高三年级的模拟考试将陆续开始,模拟考试的揭幕意味着高考愈发临近,专家提醒广大考生,在考前最后60多天时间里,要把握好模考与复习的节奏,更要以积极平和的心态看待模考。
《考试说明》 应一页一页认真研读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目前最关心的莫过于怎样在高考前的复习时间里提高和巩固成绩、合理填报志愿。西城区教研中心原主任、精华学校教育总监尹宗禹表示,一模前,高考复习已进入紧张的强化阶段。建议考生详细了解高考前的重要日程表、熟读《考试说明》,结合自身程度和节奏制定一个明晰的复习计划,以便把握复习节拍,对剩下的冲刺时间进行科学规划。
2009年北京市高考《考试说明》已于3月发至全部高三学生手中。专家表示,《考试说明》是命题专家编制高考试题的惟一依据,因此把握住《考试说明》,就能了解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和考多难。
尹宗禹表示,阅读《考试说明》要明确各学科考试内容、题型和难度标准,应当一页一页认真研读。对于其中的参考样题也就是真题,要读透其考查要点,不仅要会审题,还要会审其给出的参考答案,把握最简洁的解题过程。需要提醒的是,《考试说明》应和各科教科书有机结合在一起阅读,考生应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科书为知识点的根本,制定和展开复习计划。
一模前 调整心态“找到高考感觉”
4月初,考生们将迎来第一次全面系统测试高三学习效果的一模考试。据专家介绍,一模考试从科目时间安排、试卷题型、试题难度、考查内容、考试范围等方面都和高考基本一致,因此算是高考前第一次颇具分量的实战演习。在一模前,建议考生紧抓真题与大纲,反复分析真题,坚持对知识点进行反复记忆,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背诵,强化基础。
一模实际上也是对考生心态的一次调整和训练,考生应在备考及考试过程中像应对高考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在考试中提前模拟并进入高考状态。尚未“找到高考感觉”的考生应从这次实战中由复习状态转而进入备考冲刺状态;而对高考过于紧张甚至恐惧的同学,也应学会应对实战,放松心情,培养起积极平和的良好心态。
一模后 分析试卷查漏补缺
3月下旬,各校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综合练习基本已经完成,4月初的一模过后,不少考生会发现自己会有很多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暴露出来。
专家建议,遇到这种问题不要紧张,一模后的首要工作就是仔细分析试卷、查漏补缺。考生应将试卷上的每一道题、尤其是失分之处,一条条地查对清楚,了解自己的基础知识结构中还有哪些漏洞,回到课本重新复习知识点、概念、公式,以真题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做题训练,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将漏洞修补夯实。
二模前后 找准成绩水平 理性填报志愿
由于二模考试时间在填报志愿前后、非常接近高考,因此其成绩和名次对考生的志愿填报起直接的依据作用,也是考生和家长最为重视的一次模考。尹宗禹介绍,二模是帮助学生检验学习成果、适应高考氛围的关键,其结果也容易对考生心态造成较大影响,建议考生如果发挥理想,仍要严谨应对下一轮复习,绝对不能松懈;如果考砸了,更要及时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二模考试通常对考生填报志愿产生直接影响,这就要求考生和家长共同理性分析二模和一模试卷,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找准自己在学校、区县甚至全市的大致成绩水平,结合自身成绩水平、兴趣爱好、职业发展目标等方面,综合考量、理性填报。
《新京报》2009年3月31日
- 上一条当心“名师”高价课外辅导名不副实2009-04-07
- 下一条高考“备考”社会化悄然上路200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