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在线
首页 > 公告

2013年高考北京卷各科详析

2013-06-19浏览量:12304次

编者按:今年高考之前,教育考试部门就曾透露:今年北京高考难度将有所降低,两天的考试结束后,考生的感受印证了这一说法。在难度降低的大背景下,高考试卷还透露出了哪些信息?对今后的考生有什么启迪和影响?就此,本报特别约请了精华学校和北京新东方学校的老师,第一时间为读者奉上今年的试卷分析,希望对考生和关注高考的读者能够有所帮助。

语文

平稳之中也有变革

精华学校 王丹宁

今年高考语文卷总体平稳,但也透露着变革伊始的信息。

今年文学常识题无故缺席。五道语言基础题原本“记忆类”和“技巧类”持平的状态被一道新题所打破——“加点词运用题”。题目如下: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微风习习,远处飘来阵阵歌声,也飘来了缕缕的花香。

B蜜蜂酿出了甘甜的蜂蜜,也为人们酿出了美好的生活。

C萧瑟的秋风吹落枝头的黄叶,却吹不去她满腹的惆怅。

D风和日暖,小院关闭了柴门,却关不住那满园的春色。

题干中隐去了一个重要考点——手法。考查的还是修辞中较冷门的“拟物”,这个被大多教辅忽略的考点终于反扑。

文言文部分,《考试说明》对于文言文主观题给出两种题型:一为逐字精译,一为概括大意。今年高考选择了相对较为简单的后者。

现代文阅读这两篇文本注定将吸引未来考生的目光。

第一篇非文学类文本,节选自王冬的《御风而行》。文章认为,昆虫的翅膀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学。题目还引入了一段“新材料”《逍遥游》,描述鹏鸟的翱翔,引导学生与文本综合分析对比作答,让学生比较鹏鸟与昆虫飞行的不同,彻底打破了原本小阅读就文论文、命题面窄的弊病。

第二篇文学类文本,是节选王佐良的同名散文《浙江的感兴》,讲述了浙江的回忆和鲁迅笔下的浙江。有12分的阅读延伸,突破在于本次需要考生延伸理解的内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实际上这是一道“技巧鉴赏题”。

作文“爱迪生会如何看待手机”,这是“纸上阅读和网上阅读”的同类题型,论述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革。考生可以从手机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着手,区分主次,可夸可贬但要积极向上,若联系发明家的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更好。爱迪生不是重点但可为文章增色。作文题所给出的材料立意范围很广,议论、散文、小说皆可。

英语

史上最简单的英语

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 陶然

今年高考难易程度,考试以前有风声出来了,说是要降低难度。题目真是很简单,学生只需要把基础的东西掌握好,这个卷子做得应该就还可以。整个卷子里没有太多的给考生挖的陷阱,也没有太多的命题方面很复杂的设计。

不夸张地说,自2002年北京卷自主命题开始,今年这套卷子是北京卷过去11年里面最简单的一套。

今年的试卷里面,基本考的都是一些比较传统的、基础的东西。所以基本上要求学生只要把题目看懂,把文章仔细读明白,再愿意多投一点时间在文本上,不要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技巧、方法,题目都能处理得很好。

英语作文贴近学生生活。跟往年是一样的。第一篇是情景作文,第二篇是开放作文。情景作文再一次考查四格图画的文章,这一次四格图画,其实考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平时生活里都接触过的,就是父母两个人,父亲要出差,母亲生病了,孩子需要照顾母亲。图画作文基本上每年都会比我们设想的更加直接一点,考的情节都是生活里最基本的情节。画和画之间的衔接很重要,这是考查学生讲故事的基本能力。

另一篇作文是一个人坐在湖中央的石头上,他在钓鱼,钓上来很小的一条鱼,但是他脑子里面有一个想法,他想的是一条大鱼。这就是说,我们所谓的梦想的东西,可能跟我们面对的现实是有区别的。如果要是今年英语考试里还有一些技术含量的话,那么技术含量就在两篇作文里。想写出来不难,但是想写好不是特别简单。

今年英语听力误导障碍小,单选题简单,完形不宜浪费过多时间,阅读理解稍有难度。建议明年将要参加高考的学生们利用暑假搞定单词,打好基础。

数学

满分考生有望增多

精华学校 樊兆春

历年来的北京高考数学试题,首要突出一个“稳”字。今年的试题在试卷结构、考查内容、考查方式与方向等方面与往年相比保持了极大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试题在突出稳定的同时,每年也都会有谨慎而小步调的变化与创新,今年尤其明显。

试题在难度上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尤其是较难题的难度。预计今年满分数量会有所增加。

试题有所创新。有的题目不但形式新颖,同时也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并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标中对于学生应用意识、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

数学仍然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考查,例如作为高中数学核心知识板块的函数部分(不含三角函数),理科占了28分,而文科占了33分;解析几何板块占了29分。另外,考查数学概念、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是北京市历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特色。今年这一特色仍然突出。今年试卷以中等难度的题为主,特别注重了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注重在知识的交会点命题一直以来是北京市高考数学试题的新趋势。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直观感知、操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建议新一届高三学生做到四点:

1、重视近几年高考题,把握高考方向;

2、关注高考中的核心知识板块;

3、复习中注重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及通性通法的掌握,切忌漫无目的的题海战术;

4、注重对重要数学思想及思维方法的体会和应用,提高思维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物理

选择题难度降低

精华学校 王文博

今年的物理考题,总的来说难度比往年都低。

今年物理的选择题非常注重基础的考查,例如布朗运动、折射率等。同时,后面三道选择题则侧重应用和推理。18题考查将电子绕核运动类比卫星绕中心天体的运动。19题考查对平抛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0题则基于密立根对光电效应的实验和“强激光”概念,需稍加推理。

今年的实验题,需要具备一定逻辑推理能力。今年再次考查了电阻测量。基础方面,本题考到了电表选择的原则,就是预估读数的存在范围,根据量程要求进行选择。还考查了内接法和外接法。实验题较难的是最后一问,要求正确地分析划片运动的方向以及明确实际电路中电阻随电流或电压增加而增加的道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计算题部分,今年的考查方法,基础考查和推理分析也是泾渭分明。有的问题考的全是最基础的知识点,难度虽然不大,但容易让考生犯马虎大意的错误。

有的问题考查图像的应用能力,难度上升。图像的应用能力这个考点从去年就变得非常热门,主要是利用图像的面积对例如变力做功、变化电流求电量、变力冲量等进行考核。掌握这种数学分析的方法,是将来进行微积分运算的基础。

物理的最后一题考查了学生的建模能力。电流的微观解释、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关系以及压强的微观解释。这些知识点考查学生是不是能够多思考,在学习物理公式的同时能不能多问个为什么。如果你做到了,那么这道题可以说就迎刃而解了。

这次高考物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基本知识和逻辑推理相结合,那么对即将升入高三的同学们,应该在复习中关注以下几点:切实打好基础,理解透彻物理基本知识、定律和公式;注意积累,要准备好一个笔记本,把做过的好题,尤其是模型类问题加以总结和归纳,反复理解;强调物理数学的结合,例如图像的应用、数列、解析几何等。

化学

平均分有望整体上涨

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 祝鑫

高考理综考完后,我第一时间通过电话与一些考生联系,问了他们有关理综化学卷的整体感觉,考生们给我的回馈基本上都是比较顺利,没有一模二模的难度,有的学生甚至非常兴奋地告诉我这次理综化学有希望上90分。

北京从2007年开始课改,经过了课改初期的摸索阶段,到2009、2010年已经进入了试题相对稳定的阶段,特别是近三年,理综的平均分大致在170分至180分之间,而理综化学科目的平均分难求及格。而从全国卷来看,理综的化学科目平均分在70分左右,这里面刨除了生源差异的问题,就只剩下试卷难易程度的不同。

说今年的化学卷简单,一方面是试题的顺序做了调整,今年把有机题的顺序往前调了,往年是28题,今年调整为25题,这一举措背后的意思是:降低了有机题的难度。相比前三年的有机题整体得分率不高,一方面是由于时间不够(因为排在后面,有些同学做到那的时候时间不够了),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有机题目设计得都非常难。而今年把有机题放在前面出题人意思很明显,就是要让所有的考生都有时间去做有机题,那么有机题一定设计得相对简单,保证化学科目的平均分整体上涨,这一点可见命题人的用心良苦。

其次,今年化学卷考查偏重于基础,一些难点没有出现在今年的化学试卷上,比如同分异构体、电解质溶液、化学计算。以上三点都是化学中的难点,我们在教学中都要反复让学生练习才能够攻克,但是今年一道也没有考,所以可以切实地感受到今年化学试卷的简单;再有一个就是出现的难点考查有降级的趋势,比如说电化学,这也是历年的难点,但是今年在选择题中出现的是电解氯化铜的简单装置,既没有考查新型电池或者燃料电池或者后续电解内容,也没有考查以上内容的任意综合,只考查了几个基本的概念,考完后学生说道:“老师您给我的大招秒杀的口诀我都没有用上,因为题目中A选项明显正确了,于是我就选择了A。”感觉还意犹未尽。再比如说化学平衡,以往化学平衡必须是图像再加各种投料啊、计算、移动等等让你计算,但是今年化学卷选择题第6题却出了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判断,甚至并不能算做难题。

生物

两大原因使难度下降

精华学校 肖振龙

与去年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相比,2013年的试题整体难度略有下降,甚至很有可能会是新课程高考以来难度最低的。难度的降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五道选择题全部为选否定(错误)选项,而且正选的错误明确而直接。除第四题需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外,其余四道题中试题正选均为核心知识的典型错误,干扰选项少。三道非选择题中也增加了基础知识直接作答的比例。在25个填空中,13个填空直接考查基础知识,如此之高的比例是在以往新课程高考中不曾有过的。

其二,题目给定信息的问题情景简单,易于上手。选择题第四题和三道非选择题所涉及的具体内容,都属于常规问题情景,考生应该不陌生。而且所需分析实验过程和数据形式并不复杂,按照一般探究性实验问题的分析经验来操作,大多数问题可以作答。

经过三年的实践,新课程高考命题已经逐渐形成了套路,因而在今年的高考中平稳是最大的特点。2013年高考生物试题基本延续了新课程高考所倡导的在强调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基础上,突出在新的情境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在试卷整体布局,题目难易分布,甚至重点考查的知识范围均符合各方面的考前预测。然而,在平稳中也不乏亮点,这为本次高考增色不少。值得一提的是30题“斑马鱼基因编码”的最后一问:如何计算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胚胎的比例,这在知识层面上涉及到了遗传学的第三定律,这已经不是高考规定的考查范围。但在给定的问题情境下,要求考生通过分析获得结论。这就需要考生能够灵活运用遗传学的分析方法,实现第三定律的独立推导。这一问具有很高的区分度,符合高考选拔考试的性质。

基于对今年高考的分析,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供2014年考生参考: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在复习时更多地总结归纳相关知识,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适当扩充知识面,关注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养成思考的习惯;增加实验分析问题的演练,为在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积累经验。

历史

开放型题目增多

精华学校 刘志强

今年的历史高考题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稳中求变,注重基础知识和学科思维的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去年是课改以来变化幅度较大的一年,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今年与去年比较,难度有所降低,但难度仍然较大。原因有二:一是客观题对细节和选修内容考查较多,二是开放型题目所占比重继续增加。

试题继承了课改以来的经验和优点,也体现出今年新的命题思路和特点。比如,客观题方面,有一道选择题通过读图考查学生对时间、空间的结合考虑——某个时间段,在某地发生了什么,这属于历史考试的基本方法,也是课改以来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

逻辑关系的考查是去年的新题型,注重对历史学科思维的考查。今年又出现了这类题型。题目给出了一些事件和一些看似与事件相关的结论,让学生判断两者之间是否有逻辑关系。

选择题12题通过缺失文字的填充判读来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今年北京高考新的尝试。题目为: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交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 周 B 秦 C 汉 D 唐。

主观题方面,37题第三问: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的变化历程;40题第一问: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论述。这种论述类型的题目是课改以来历史考查的新趋势。

总的来看,今年高考历史难度仍然较大,未来的高三考生从思想上要对历史学科有足够重视。选择题注重对细节知识的考查,选修课本占的比重也比较大,所以要注重历史过程的学习。

开放型题目所占比重有增大的趋势,而且更加灵活。今年高考打破了北京单独命题以来文综40道题目的定式思维,历史主观题37题也由原来的四问变为三问;40题出现了论述的题目。这些改变告诉我们,历史高考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

地理

知识覆盖更全面

精华学校 赵红喜

2013北京高考文综地理试题整体平稳,科学、规范,很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

与往年相比,2013年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更为全面,如:自然地理部分的地球运动(昼夜长短的时空分布规律),大气(大气受热过程,气候,天气),内、外力作用与地貌,河流水文(水系)特征,自然带(差异性中的垂直地带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等对城镇分布的影响),自然灾害(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人文地理部分的人口(迁移),城市(区位),工、农业(区位),产业转移,交通(方式与区位),旅游(资源),环境问题(“雾霾”)与防治;区域地理部分的中国政区、地形、河流等。同时,更加突出对地理学科特色的考查,如大气部分就占了21+10(选作)分之多!

与去年相比,今年图像增加了2幅,突出地理学科“图文并茂”的特色;同时,更加注重对地理原理的考查,如:单选中的第5题(大气受热过程),6、7题(锋面气旋),9、10题(喀斯特地貌与地质剖面图);综合中的36题(气候成因分析,地震成因等),39题(2)问(气候非地带性或垂直地带性成因)等。

2013年很好地延续了新课标高考重视能力考查的方向,尤其是读图、审题能力,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考查。

建议明年将参加高考的考生要夯实地理主干知识,注重地理原理分析,图文并茂,理解记忆;关注热点区域,注意以区域为载体,重视系统地理实践应用;重视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多多研磨高考真题,深入理解高考方向;注意平时的错题、好题整理,最好落实工作,重视积累。

2013年的北京高考政治是北京新课标高考以来最简单的一次命题,也是试卷结构形式改革幅度最大的一次命题,还是与学生生活实际最贴近的一次命题。

高考政治如果要体现出难度,一般会在大题中做文章。但今年的大题难度并不高,但要答好这个题,需要学会细节推理、准确分析。

高考的标准化导致开放性试题其实是不太受欢迎的。2013年实现了开放性试题在北京卷的大突破。在“中国梦”一题中,命题者要求“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任选一位同学的发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并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

要求:理论运用得当,逻辑清晰,论述合理。”

任选一题本来就比较开放了,第(1)问中又任选一位同学就更开放了。整个答案的设计将开放式的设计进行到底,只提供了一个“示例”,外加一个补充括号“结合学习体会,也可以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联系的观点、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等角度作答”。政治生活试题“倡议”是自己提,并分析它的理论依据,答案也给得较开放。

试题开放但不要天马行空,不要乱答,毕竟高考的选拔性质没有变,阅卷操作的标准化没有变。一定要选好对象,精准分析。

北京新课标高考一直试图回归生活,贴近生活实际,2013实现了一步大跨越。38题政治核心大题就选择的是“水资源”这样一个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而且特别凸显了“生活污水排放”。作答试题千万不要忘了试题背后的知识点——企业成本、征税等。政治生活试题的“拧紧水龙头”等就是对生活细节的回归,但必须有《政治生活》理论依据的支撑。选择考查“中国梦”,可大可小,可以落实到每个人的“中国梦”,但千万不要忘了背后的哲学原理——历史观、价值观等。

2013年是北京高考政治自主命题的第十年,也是北京新课程改革自主命题的第四年。十年、四年、变革的开始。(北京晚报报道)

关于精华在线 代理招商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帮助

北京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AB座公建(邮编:100086) 客服热线:4000-150-75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823京ICP备13033151号
版权所有 北京天地精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1-2025 www.ji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0-150-750
未开通400地区请拨打010-53253001

每日免费学一课

--人正在学习

免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