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在线
首页 > 公告

2016年高考加分“瘦身”仍需努力公平

2016-03-28浏览量:1464次

2016年将有26个省份使用全国卷,2014年仅有15个省份。此外,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今年已按要求全部调减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从2014年的95个减少到2018年的35个,减幅63%。

从95个减少到35个,“瘦身”的力度委实不小。而实际上,最多时各地实际执行的加分项目多达200余种。千奇百怪的加分,无疑会制造诸多的不 公平,甚至还存在弄虚作假和暗箱操作的漏洞。部分家长教育者在利益驱动下,或打政策擦边球、钻制度漏洞,或不惜弄虚作假、违法乱纪,为谋求加分无所不用 其极。浙江某中学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的家长“有背景”;北京市曾经把无法监控制作过程的车模比赛作为加分项目……类似例子举 不胜举。

当初高考加分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但在实践当中已越来越背离本意,成为不公平和麻烦的制造者,对其进行“瘦身”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据悉,从今年1月1日起被取消的加分项目,包括“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等等。这些项目或缺乏客观公平的评判标准和公开透明的监督机 制,或脱离社会现实,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被取消理所应当。而有些加分项目能够得以保留,可能出于两种考量,一是对于一项推行多年的教育政策,改革需要循 序渐进、逐步推行,很难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二是某些项目尚具备一定的现实作用,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但从长远来看,不断减少直至取消高考加分乃是大势所趋。非如此难以消除“特权”、实现真正的高考公平,非如此无法彻底根除高考领域存在的某些灰色利益链。

高考加分“瘦身”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在完全取消加分之前,强化对现有加分项目的监管乃是重中之重。一是手握加分审核权的“相关部门”要勇于放手,例如民政部门、教育部门以及侨务、台联、体育等部门,都要顾全大局,不要对某些权力和利益恋恋不舍,要将加分项目放到阳光下接受充分的监督;二是对加分“产业链”中有利可图的那些链条进行规范,例如某些培训机构、比赛的组织者,不能让他们“官商勾结”,成为加分的掮客;三是对某些特殊人群提高警惕,比如某些有权有钱的家庭或教育等行业的从业者,他们常能凭借强势地位为自己的子女谋取更多的加分机会和“超国民待遇”。加分照顾的考生要面向全社会公示,严厉打击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

(来源:红网)

http://zx.jinghua.com/upload/201601/1452562599745.jpg

关于精华在线 代理招商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帮助

北京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AB座公建(邮编:100086) 客服热线:4000-150-75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823京ICP备13033151号
版权所有 北京天地精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1-2025 www.ji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0-150-750
未开通400地区请拨打010-53253001

每日免费学一课

--人正在学习

免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