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天冲刺各科复习不得不看
2013-02-26浏览量:7798次
语文
复习关注点:高考语文目标定位于语文能力和素养,即语言基本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三方面。
语言基本功:对常用汉字音、字、形的掌握,对常见熟语、病句、标点运用的辨析,构成高考语文语言知识部分内容;对浅显古典诗文、现代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构成阅读板块内容,对生活中各种语言运用现象的把握和基于一定要求的作文,构成写作板块内容。
阅读能力:关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阅读和写作中强化言语逻辑训练的重要方面;强化问与答之间的完全一致性,是备考中强化言语逻辑训练必须攻克的堡垒。支撑整个语文测试过程的是严谨的言语逻辑,问什么,答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为什么要这样答,都有严格遵循的言语逻辑。这是评分依据,当然也是备考重点。
数学
复习关注点: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是数学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及例题的求解过程,从中构建知识体系与知识结构,切实改变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和一做就错的倾向。
知识网络: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强化“从学科整体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解答这些试题需要多个知识点综合应用,试题中单一考查某一个知识的题已很少。复习时,要重视主干知识的学习,注重各部分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和新增内容与传统知识的沟通,以及新方法对传统知识的渗透。
计算能力:考生应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如构造法、数学归纳法等;在对数列求和时,要联想到错位相减法、裂项法等。同时,要培养心算能力和估算水平
文理差异:针对文理两科学生不同,复习要因材施教,掌握标高。文科要培养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理科则强调理性思维,提高计算能力。
A.明确模拟练习的目的。复习中老师将有计划地从知识、方法、策略上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检测,借以强化重点知识和方法,考生则一要检测知识的全面性,方法的熟练性和运算的准确性,发现自己的某些不足或空白,以求复习时有的放矢;二要在平时考试中练就考试技能技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达到既快又对;三要提高应试的心理素质,能够在任何状况下都心态平和,保证大脑对试题的兴奋度。
B.严格有规律地进行限时训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要进行限时训练,将平时考试当作高考,严格按时完成,并在速度体验中提高正确率。
C.先做练习后看答案。学习数学必须要自己体会,自己悟透才可以学好。模拟练习时应该先模拟高考完成整套练习,最后对照答案给自己打分,甚至可以记录时间及分数,感受自己进步的过程。边看答案边做练习的过程是很难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的。
D.注重题后反思。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的存在,在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越多,说明你距离成功越**时要养成对重点题目一定要算出答案的习惯,哪怕问了或者看了解答,也应该自己再动手演算,即做到“考后满分”;要反思所做重点题目的背景、解题方法、思路形成过程以及和它相关的题型等,做到“一题通一类”;对错题从各种角度反复处理,争取“相同的错误只犯一次”;及时处理问题,争取“问题不过夜”。
恰当处理好“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的学习曲线。动作技能学习的练习曲线显示:练习者开始进步快,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或高原现象。我们把在复习中出现的学习进步缓慢的现象称之为高考生的“高原现象”。
形成“高原现象”的原因一是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在复习时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安排,使得自己本来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不断重复,而自己的弱点却没有得到改进。其结果是一方面做着大量的无效劳动,另一方面自己的弱点却又难以得到改进,从而最终导致总成绩的徘徊不前;二是生理、心理疲劳。高三下学期的学习相当紧张,不少考生日以继夜、题海战术,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
A.保持坚定的信念。“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到了学习极限,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成绩还会有很大提高,所谓“黎明前的黑暗”就在此时,要知道“坚持到底,赢的是你!”
B.对学习和考试保持激情。尽最大努力去喜欢所要学习的东西,去体验考试的刺激,不要形成麻木心理。
C.注意劳逸结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注意脑力与体力的平衡,在一天的紧张复习后,要安排适当的体育运动,跑跑步,做做操,使疲惫的身心松弛下来。
D.家长要给考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有些家长对孩子出现的高原现象比他本人还要担忧,不停地干预,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孩子走出高原期。家长在这段时间一定要心平气和,拥有大将风度,沉稳大气。
英语
复习关注点:突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扩大词汇量并着重培养处理词汇能力,还要注意吸收英语语言背景文化。
听力训练:注意录音语速,不求万全听懂,但求抓住要点。
阅读理解:坚持阅读速度要求,每分钟60个单词左右,并逐步达到每分钟70—80个单词。注重文化背景理解,结合上下文,培养处理生词的能力。
写作训练:主要体现在“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对材料中的篇章结构及词汇语句表达中的多样性、连贯性、准确性和得体性,学会观察品味而后模仿,进而做到表达自如。
英语复习时间表
夯实基础,梳理知识 2月份和3月份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中务必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要肯花大气力夯实词汇、短语、句型、语法、交际、篇章结构等方面,按照话题和篇章,将高中课本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首先翻阅每个单元的单词表,把大纲内的单词熟记于心,包括单词的发音、拼写、词义以及用法,为前面的基础题作准备。要根据不同词性的考试特点,进行针对性强的复习,如名词关注可数与不可数、固定搭配以及近义词之间的辨析;形容词、副词关注比较等级的构成及使用范畴;而动词,正如我们常说的,是英语的灵魂,因此尤其要注意动词的用法,及物还是不及物,以及动词短语等,特别是那些我们非常熟悉的常见动词,如call,come,do,go,get,give,leave,make,put,take等,因为这些词含义多,用法广,使用频率高,所以对于这些词再仔细也不为过。然后,把每个单元出现的短语和词组放到课文中的句子里一起记忆,特别是学习课文中的好句型,为作**准备。在做完这些之后,把与课本同步的基础练习做一下,进行巩固。在这期间可以穿插适量的完型和阅读的训练。
模拟训练,整体提高 4月份至5月中旬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上一阶段积累的语言知识付诸实践,提高运用语言的整体能力。此时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应该限时做一些成套的练习题(务必限时),以培养考试的感觉,并找出自己的弱点去突破。尤其是阅读和完型较弱的同学,应增加练习量,争取每天一套阅读一篇完型。但也要注意策略,不应盲目。例如阅读中可以使用的跳读,略读,抓主题句,抓关键段落等的方法就可以使用在平时的训练中。
此外还应加强写作练习。对于写作训练,在上一阶段我们已经利用教材的优势,对遣词造句的能力加强了训练,所以在这一阶段提高一下连句成篇的能力。高考作文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看图作文,议论文(列举观点型,分析利弊型,解决问题型等),应用文(书信,申请,通知等)等。每一种类型都有相类似的篇章结构,比如分析利弊类的议论文通常会给一个话题,然后给出写作要点,要求用流畅的语言组织文章并写出自己的看法。这类文章就可以用下面这个模板:
Nowadays,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ssue that)___话题______. In fact, there ar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__题目议题_____.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there are several positive aspects as follows. Firstly, ___优点一______. And secondly ___优点二_____.
has two sides”, __讨论议题______ is no exception, and in another word, it still has negative aspects. To begin with, ___缺点一______. In addition, ____缺点二______.
To sum up, we should try to bring the advantages of __讨论议题____ into full play, and reduce the disadvantages to the minimum at the same time. In that case, we will definitely make a better use of the ____讨论议题___.
这样的结构会给人以思路清晰,过渡自然,语言流畅的印象,既把要点都罗列了出来又没有逐字翻译的感觉,而且其间不乏高级词汇和句型,非常符合高考的要求。除了作文,我们还应利用上个阶段积累的夯实的语言基础主攻一下短文改错,熟悉一下此题型的出题规律。
查漏补缺,有的放矢 5月中旬至6月初,也就是自由复习阶段。这一阶段还应保证足够的练习,但不再适宜题海战术,题目应精炼。主要精力应放在以前做过的错题上,因为这些错题正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同时把大纲词汇再系统地读、背至少两遍,以应对单词拼写和辨音题。
语言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和交际性,多实践练习,则熟能生巧,能力自然会提高。在知识能力准备好之后,我们自然会以积极、乐观和自信的心态去迎接高考。
物理
复习关注点:从历年高考物理试题来看,应重视掌握基础知识,加强对“双基”的理解与应用,不要一味追求解难题、怪题。
复习分阶段: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学科知识,此轮复习切忌过长、过深、过细、过难。第二轮复习首要任务是把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内容,提高解题能力。第三轮复习考生应加强综合训练与理科综合模拟训练,兼顾查漏补缺,强化文字表达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训练。
重点考点:从近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看出,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部分所占比例不大,而力学和电学所占比例在80%%—85%%之间,因此,整个高中物理复习的重点应放在力学和电学上。
实验中实践:实验是物理考查重点,要保持实验复习与知识内容复习同步,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实验,注重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学会分析、正确表达。
化学
复习关注点:复习要围绕化学主干知识展开。化学用语、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基础元素化合物知识,是近几年高考加重的部分
实验题重实践:复习过程中要把化学实验相关概念、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所用的仪器、实验误差分析等几个方面对课本中出现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全面复习。化学计算:有关物质的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计算的核心内容,要加强对基本的计算方法和基本技能训练,尤其是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需要引起重视。
扩大视野:考生要注意扩大视野,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医学、海洋资源、大气资源、生态环境等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联系的领域是进行复习和命题的切入点。
生物
复习关注点:抓住大纲,注重实验。
抓大纲复习以《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材为本,夯实教材基础知识是关键,不要迷信教材以外的东西。
重实验:一方面要求理解所学实验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综合运用。
提高文字表达:要注重训练文字表述的准确性、明确性和简约性,强化语言规范训练。
政治
复习关注点:复习分阶段,抓实政,重理论与实事结合。
抓理论基础:第一轮复习以基础理论为主线展开做到完整、准确、深刻。重实政:第二轮复习以时政热点为主线展开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开展热点研究,找准切入点。
理论与实事相结合:热点专题复习不同于时政分析与评论,应基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落脚于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或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地理
复习关注点:主要选取能反映学科分析研究方法和面貌的内容为素材,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特别强调学习地理的基础意识是空间概念的建立和区域特征的认识。
考查方向:地理考查方向是地球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四大块。
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论证实际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是地理高考的主旋律之一。考生在抓好基础概念、原理学习的基础上,应有意识地强化这些基础概念、原理的应用能力训练。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高考区域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局部政区图、地理图表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因此应以区域为中心,整合相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特别是对区域空间定位应有足够重视。
历史
复习关注点:借古鉴今。关注历史问题在现实中的发展和现实问题的历史状况,注意历史问题在政治、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反映。
关注史学变动:高考历史试题要求学生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认知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历程,应关注史学动态,革新理论观念。
强调通识性:立足基础知识落实和横向拓宽;强调应用性和现实性,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关注重大理论问题;强调专题性,揭示知识规律。
重时间安排:时间安排上,建议在2012年2月完成单元过关,与“二月调考”相衔接;4月完成“重点复习上台阶”,按“知识链”梳理主体知识结构,归纳迁移发展能力,与“四月调考”相衔接;5月完成“综合训练”,抓住学科主体内容交叉点,以问题为中心强化训练。
关于精华在线 代理招商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帮助
北京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AB座公建(邮编:100086) 客服热线:4000-150-75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823 京ICP备13033151号
版权所有 北京天地精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1-2025 www.ji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0-150-750
未开通400地区请拨打010-5325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