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正名”网络文艺》之高考猜想
2015-09-16浏览量:5039次
《政治局会议“正名”网络文艺》之高考猜想
写时评最难的就是“实事求是”,很多人讲时政“标题党”问题严重,尤其在哲学文化领域,胡乱解释很多,轩哥写时评,材料均摘自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等官方媒体,确保资料来源真实可靠,在此基础上,根据原文进行知识的同义转述。
哲学板块无论是命题还是解题,非常考查阅读能力,结合上下文,判断材料性质,想表达的主要观点,切忌断章取义。命题人也是有“死穴”的,那就是他必须忠实原意,本着这个原则,轩哥写一年时评,轩哥发文效率很高,希望同学们认真保存。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11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这句话走进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以文件的形式,确立了网络文艺的重要性。
人们为何关注网络文艺?
之所以这次人们如此关注网络文艺,是因为网络文艺在整个文艺形态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这次会议大有给网络文艺“正名”之意。自“网络文学”这个概念诞生以来,它一直在争议中发展,在批评中成长,但与正统文艺概念相比,网络文艺一直被笼罩在浓重的商业色彩之中,更多地被认为其消费功能更明显。
在当下客观地评价这些文艺产品,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网络文艺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但网络文艺的确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
刚播放结束的《花千骨》是典型的网络文艺作品,轰动一时的《甄嬛传》根据网络文学改编,《致青春》掀开了电影“大IP”的热潮,暑期档的大赢家《煎饼侠》更是全身充斥着“互联网基因”……网络文艺正在向成为整个文化产业支柱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发展好网络文艺,是繁荣文化产业的必然。
网络文艺目前还处在一个泡沫期,但好的迹象已经显现,人们不再盲目地消费劣质文艺产品,而改为追捧优质的文艺作品。“产品”与“作品”虽只有一字之差,却决定着网络文艺的命运。
那这些资料所能整合出的高考知识点又会是什么呢?
哲学:
①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随着网络文艺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认识到对网络文艺的认识更加深刻,从“文艺产品”到“文艺作品”说明这一点。
②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从旧事物的母体中产生,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悉心培育新事物的幼芽,努力促使其发展壮大,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网络文艺虽处在泡沫期,但是好的迹象已经显现,区分产品与作品,有利于推动网络文艺朝健康方向发展。
文化: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繁荣网络文友,有利于将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②当前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在发展网络文艺时,必须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那当我们谈论网络文艺的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文化业者: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人才、资本、创新的集中地,各种创新活力的释放地,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市场。2014年,手机网民首次超过传统计算机网民,“互联网+”将使文学艺术各个门类都产生难以预测的变化与变革。互联网思维让文艺发展纳入信息科技快车道,进入传播的全媒体空间,狭义的网络文艺也将因此升级为广义的、大数据集成的智慧文艺。
毋庸否认,目前网络文艺的生产、消费、鉴赏、评价存在着乱象丛生的野蛮生长。因此,文艺批评要建构起新媒体全媒体时代的“媒体批评观”,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牢把握网络文艺创作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审美导向,积极引领网络潮流,发挥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功能。
如果高考是上述语言表达,你又能想到什么呢?
哲学:
①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目前,网络文艺发展虽然具备各种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存在乱象丛生,野蛮生长的问题。必须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才能引导网络文艺朝健康方向发展。
②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驱动作用,必须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才能发挥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功能。
文化: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弘扬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领网络潮流,激浊扬清,有利于引导文艺创作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审美导向。
针对这种形势, 官方文件如何为网络文艺“正名”呢?
会议强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文化生活):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建立经得起人民检验的评价标准。
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要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加强文艺阵地建设,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
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首位,培养造就文艺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艺人才,做好新的文艺组织和新的文艺群体工作,努力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
政治生活: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坚持科学执政,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扶正”网络文艺为何意义重大?
人民网评论称,发展网络文艺,首先要为它“正名”,不把网络文艺放在正统文艺的对立面,不把网络文艺污名化。
发展网络文艺,要给它提供更为包容的发展环境。这种理想环境的形成,应包括政策的支持、管理的多元、创作上的鼓励,以及其他一切有利于网络文艺发展的做法。
但网络文艺最需要的,还是从业者自身的努力,外部环境的利好,能否激发从业者从内在改变创作思维,是一个关键点。在网络时代,一切文艺形式都在逐渐“变身”网络文艺,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人民的需求,这会要求创作者,能够真切体会到网络的特征与价值、网络对人们生活与思考方式的改变。而想要站在网络潮流前面,乃至领先于网民的思想,创作出来源于网络生活并高于网络生活的作品,对大多数从业者而言,目前仍然是一项艰难的挑战。
那么考点来了~
哲学: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为网络文艺”正名“,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网络文艺作用,发挥网络文艺的价值。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网络文艺必须正确认识其余发展环境的内在联系。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或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要求创作者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既要满足人民和时代的需求,又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关于精华在线 代理招商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帮助
北京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AB座公建(邮编:100086) 客服热线:4000-150-75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823 京ICP备13033151号
版权所有 北京天地精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1-2025 www.ji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0-150-750
未开通400地区请拨打010-5325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