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重点:大气运动
2016-09-19浏览量:1560次
随着高三开学,第一轮复习正式拉开帷幕,第一轮复习一直到年底,复习时间最长,又是第二轮复习与第三轮复习的基础及先行者,一轮复习显得尤为重要。高三生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小编为高考生们整理了《高考地理复习重点:大气运动》希望对你复习有所帮助。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选择性吸收、反射(无选择性)、散射。
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属长波辐射。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射回地面的部分。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大气的保温效应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保温作用。
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由高压垂直指向低压。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垂直于风向右侧,南半球垂直于风向左侧。低纬度小,高纬度大。
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斜穿等压线。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斜穿等压线,指向低压;高空与等压线平行。左右手法则。 热力环流的典型案例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海平面等压线低压中心,高压中心。低压槽、高压脊、鞍部。
大气环流的意义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赤道低压、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大致来说,对于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冬季主要气压中心(1月,北纬60度)亚洲高压(亚欧大陆)、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和冰岛低压(北大西洋)
夏季主要气压中心(7月,北纬30度)亚洲低压(亚欧大陆),夏威夷高压(北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北大西洋)
季风的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
②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南亚)
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风)。
关于精华在线 代理招商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帮助
北京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AB座公建(邮编:100086) 客服热线:4000-150-75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823 京ICP备13033151号
版权所有 北京天地精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1-2025 www.ji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0-150-750
未开通400地区请拨打010-5325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