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想说爱你不容易
2009-06-05浏览量:5015次
高考加分,想说爱你不容易
精华学校 李谓
是这样的,这个小女孩一直在精华单科班跟着我学习。由于她总是提前两小时以上去占座,而总能占到第一排,加上清澈的大眼睛,认真的求学态度,我便对她有了一些印象。昨天,忽然接到她们母女的电话,要求面谈,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原来,孩子和妈妈吵架了。本来,母女关系遇到小沟小坎,是正常的。然而,她们吵架的理由,却使我大吃一惊:孩子有一个梦,梦想通过竞赛直接被保送,或者高考加分,高一、高二两年时间里,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准备竞赛上,无暇顾及其他学科。上高三的时候,竞赛成绩出来了:省二等奖。这意味着,花费大量心血、金钱,以牺牲其他学科为代价换来的是一张省级二等奖的废纸。无奈,转文科,准备高考。文科知识丢的太多,遇到问题了,后悔了,吵架了,束手无策了。母女二人面对我抱头痛苦的场景,令我心如刀绞,更促使我认真的思考一下高考政策。
一、高考加分政策是一场改革,是利益的重新调整
党和政府一直提倡公平正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高考改革,直接涉及到的人口总量大约6亿,一项政策的出台,如果破坏了平等,不能公平的竞争,法制屡遭践踏,就犹如让百米世界冠军博尔特直接栽在一个五十岁的中年妇女腿下:我们把中年妇女的终点线后移80米,博尔特会气炸连肝肺。
又一个暑假来临,我们又开始对家长进行诸如“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公益讲座。我们一直强调的起跑线固然重要,家长也很认可。谁知,大部分孩子们却由于加分政策的不公平,沦为了“裸考者”,赢得了起跑线,却输了终点线。
我们一直强调创建和谐社会,当然包括和谐高考。怎么和谐?最起码应该保证考生之间的和谐、家长之间的和谐、区域之间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这些和谐的前提是公平。
二、支持加分,反对现行的加分政策
给少部分高考考生加分,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对特长生的特殊培养,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差别化战略。问题是:给什么样的人加分?加多少?这就像讨论是否应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没有人怀疑这一提法的正确性,关键是,让哪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什么途径先富起来。
不妨看一下现行的加分政策:下列人员享受加分政策:优秀运动员;“三模(包括航模)三电”竞赛优胜者;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少数民族;数理化生物竞赛,信息竞赛省一等奖、全国一二三等奖获得者;部分军人子女;部分警察子女等等。
我经过仔细比对,发现,人们极少诟病的加分对象有两个:少数民族子女;数理化生物竞赛,信息竞赛省一等奖获得者。这也是我主张加分的项目。理由如下:
首先,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由于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相对落后,对少数民族子女加分,可以“拉兄弟一把”,真正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其次,高考的第一功能是为高校选拔人才。在相对公平的数理化生物、信息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是高校相对亟需、重点培养的人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诞生。
对于其他加分对象,笔者不敢恭维,或者是坚决反对:
航模竞赛优胜者,仅需要一个月的培训,还仅仅是周末,但需要交1.5万元的培训费。试想,这种快餐优胜者,有多大的培养价值?山沟里的农民,是否有能力花这么大的代价来获取20分的加分?
三好学生,真的“三好”吗?谁去评判?评判制度、评判过程、评判结果,是否公开、透明,是否经过科学的论证?是否经过全程的监督?据我所知,绝大部分没有做到。
优秀学生干部享受加分,本身就很好笑。为什么“干部”就应该被加分?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享受特权的。如果从小就灌输给学生“干部特权”意识,会严重扭曲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观、人生观。
现行的高考加分政策中,加分是行政行为,因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和把握加分项目、加分标准、加分过程、加分结果;是否承认加分是学校行为:有的学校不承认加分,有的学校承认加分但专业不承认加分;有的学校和专业都承认加分。这势必会造成衡量尺度扭曲、标准不一、混乱不堪的局面。我国是否应该出台一部有关加分政策的法规,以期做到统一要求,明晰条理,公平公正。这是有理论依据的: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的国家,过度分权会造成混乱。
现行的高考加分政策,考量的是家长的赎买能力。高考加分市场已经成为家长们角逐人际关系、社会背景,比拼财力的战场。如果没有严密的监督机制、严厉的惩治腐败的制约机制、公开透明的公信力,还是干掉高考加分这个政策吧!
三、要锦上添花,不要雪中送炭
由于原先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对各类高中校长的心态还是非常了解的。校长要追求升学率,要追求高端的升学率,同时要照顾方方面面的关系,比如政府、公安、财税银、工商、物价部门等等。这些头头脑脑是万万不能得罪的,必然再加分政策的操作上给予照顾。除却这些,就是对于完全有能力考上名校的考生,是不会给予加分考虑的;对那些考上名校差一点,又有希望的,才是重点考虑的。这完全背离了加分政策的目标和目的。
所以我认为,为了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多元化培养人才机制的目标,必须要锦上添花,绝不要雪中送炭。即真正有特长、在某一方面学习成绩非常突出的给予加分,或直接录取;对凭裸分不能上二本线,加上10分、20分就上了二本线的考生加分,不利于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更是对公众利益的奸污和亵渎。
我们不能继续把高考漏洞加大、增多,更不能把高考加分市场变为“强势俱乐部”;我们家长不能把高考加分当作赌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否则会出现本文开头所描述的一幕;我们的社会不能打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幌子,去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戕害公平。
关于精华在线 代理招商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帮助
北京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AB座公建(邮编:100086) 客服热线:4000-150-75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823 京ICP备13033151号
版权所有 北京天地精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1-2025 www.ji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0-150-750
未开通400地区请拨打010-5325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