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在线
首页 > 高考动态

石老师早期历史散文:话说妙应寺白塔(二)

2010-08-20浏览量:4032次

 

白塔的设计师阿尼哥
  

    阿尼哥是尼泊尔人,当地人称他为八鲁布。据史书记载阿尼哥从小就与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不但聪明,而且特别勤奋。他的同学之中有一位家里是以绘画、雕塑为职业的。有一天,这个人拿来一本《尺寸经》,看着看着就读出了声音。阿尼哥坐在一旁,不动声色地静听默记。等那个人读完一遍,阿尼哥已经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熟记于胸了。由于很早就接触了工艺、美术和建筑方面的书籍,小阿尼哥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他的刻苦努力,年纪不大就成了一位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之位的那一年(1260年),请帝师八思巴主持在西藏建造一座黄金塔以为纪念。八思巴从尼泊尔选拔了80名工匠来完成这项工程。阿尼哥当时只有17岁,也入选来到西藏。八思巴很喜欢这个年轻人,让他作总监工,督造金塔。阿尼哥不负众望,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把金塔造好了。八思巴大喜之下,收阿尼哥作了自己的俗家弟子,并带着他一起来见忽必烈。或许是八思巴把阿尼哥夸成了一朵花的缘故,忽必烈想试验试验这个年轻人。他板起脸来问阿尼哥,“你到朕的大国来,难道一点都不害怕吗?”阿尼哥神态自若地回答道:“圣人抚育四方万姓,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我到您的面前,就如同儿子拜见父亲,有什么害怕的呢?”忽必烈心中暗暗赞叹,脸上却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那你到朕这里来干什么呢?”阿尼哥说:“我看到天下苍生饱受刀兵之苦,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为怜惜生灵特来劝陛下拯救他们。”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决定在大都兴建象征王者之都的大佛塔。他命令精于此道的阿尼哥负责设计和施工。阿尼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花费了将近九年的时间,终于在元朝统一中国的那一年(1279年),让这座覆钵式大白塔矗立在大都,作为一份特殊的贺礼,献给了忽必烈。忽必烈大喜过望,当即命人从白塔向四面各射一箭,划出了一块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土地,下诏以白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阿尼哥也得到忽必烈的丰厚赏赐。

  阿尼哥功成名就,一时宠幸无人能及。但他一点儿都不张狂骄傲,而是仍在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中国的建筑艺术谱写华章。公元1305年,61岁的阿尼哥在大都去世。元朝政府给这位杰出的尼泊尔工艺家授予太师、凉国公、上柱国的封号和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阿尼哥以其杰出的工艺才能和谦逊刻苦的高贵品质流芳千古。他成为中尼两国友好的象征。直到今天,尼泊尔游客到了北京,总要参观白塔寺,作为纪念。连尼泊尔的国王、王后、首相和议长都曾是这里的客人。


 

 

再说说白塔寺
  

    忽必烈下诏划地建寺,极尽铺陈奢华之能事,殿堂林立,富丽堂皇。整个工程延续了五、六十年才最后完成。这座“大圣寿万安寺”在元统治的近百年间香火鼎盛,而且它的地位也早已超出了一座宗教寺庙的范畴。元政府规定凡有重大仪式,必须于举行前三日在大圣寿万安寺预演排练。就连忽必烈去世后举行的祭祀仪式,也选在这座寺庙中进行。不知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大圣寿万安寺竟与元朝同始共终了。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命令徐达等人统军北伐大都,兵锋甚锐,眼看元朝的的统治就要土崩瓦解了。6月30日下午,天降大雨,电闪雷鸣。突然,一条火龙从天而降,点燃了大圣寿万安寺中的大殿。虽然大雨如注,奇怪的是大火越烧越旺。转瞬之间,大圣寿万安寺便成了一片火海。元顺帝妥帖睦尔急得大哭不止,命人速去扑灭大火。然而为时已晚,昔年盛极一时的大圣寿万安寺已在火海中化为一片焦土。倒是白塔安然无恙地度过了这场劫难。寺毁后不到两个月,明军便攻陷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的统治也就宣告结束了。

  明朝建立之初,首都定在南京。加之连年征战,百废待兴,大圣寿万安寺的遗址也就一直没人过问。遍地残砖断瓦,荒凉异常。只有大白塔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冷眼观看世态炎凉。直到89年后的明英宗天顺年间,朝廷才决定在这座废墟上重新建一座寺庙。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在大圣寿万安寺被焚毁整整100年之后,一座新的寺庙终于告成,朝廷赐名妙应寺。妙应寺完全是汉地佛教寺庙的建筑风格,有山门、钟楼、鼓楼、四重大殿及东西配殿、僧房等建筑。白塔由位于大圣寿万安寺的中心变成了位于妙应寺的最后一进院子中。妙应寺面积只有13万平方米,尚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妙应寺的格局一直保存至今,现在的殿堂也都是在明朝殿堂的基础上由清朝重修或改建的。

  今天,整饬一新的白塔寺仍有四重大殿。走进新建的山门,第一重大殿就是原来的天王殿,现在用于陈列白塔寺历史和文物展览。展品包括乾隆帝手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高仅5厘米却镶有40多颗红宝石的赤金舍利长寿佛像、五佛冠、补花袈裟、黄檀木整雕连龛观世音菩萨像及各色哈达、织物等大量稀世珍宝。第二重大殿名为“意珠心境殿”,现在正在举行首都博物馆主办的藏传佛教造像展。万余尊各式密宗佛像、菩萨像、金刚像、度母像蔚为大观。第三重大殿名为七宝像殿,供奉元代大型楠木三世佛像。居中的是“娑婆世界本师释迦牟尼佛”和肋侍弟子阿难、迦叶两尊者;西边为“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东边是“东方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佛像神态庄严慈祥,造型精美,工艺绝伦。大殿两侧各立有九尊铜质鎏金护法神像,虽因年代久远,已显不出金光万丈的气势,但造型、工艺均可称海内一绝。在大殿的后面有尊面北背南的倒座十一面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全系青铜铸造,造型端庄秀丽,是清代青铜工艺水平登峰造极的最好证据。菩萨慈眉善目,笑容可掬,头戴佛冠,身披璎珞;主臂双手合十,腿盘莲座,五心朝天;身旁各臂,姿态不一,各持法物;背现千手,手中皆长一目;顶现佛像。菩萨的神态使人顿生欢喜崇拜的感觉。传说观世音菩萨专为救人间苦难,不肯先行成佛。他目睹世上众生身受千灾万险,奔走哭号,于是现三十二种身形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可是人间灾难奇多,救助不及。于是观世音菩萨发愿生出千手千眼,拯万民于水火,布甘霖于四方。人们也因此称他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第四重大殿是位于塔院中的具六神通殿。它的规模不如七宝佛殿大,但供奉的清代木雕横三世佛像,却也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白塔对日寇的控诉
  

    巍峨高耸的白塔看着世间的沧桑变换,繁华也罢,衰败也罢,文明也罢,野蛮也罢,都默不作声。它有自己审视现实的角度,也有自己记载历史的方法。1978年修缮白塔时,在塔顶的缝隙间发现了一张已然泛黄的毛边纸,纸上写的是:“今年重修此塔,适逢中日战争。六月廿九日,日军即占领北平,从此战争风云弥漫全国。飞机大炮到处轰炸,生灵涂炭莫此为甚,抢杀奸掠无所不至,兵民死难者不可胜记。数月之中而日本竟占领华北,数省战争仍在激烈之中。战事何时终了尚不能预料,国家兴亡难以断定。登古塔追古忆今,而生感焉!略述数语,以告后人,作为永久纪念。民国二十六年十月初三日 罗德俊”。

  谁能想到这张不起眼儿的毛边纸上竟记载着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法西斯在北平的暴行。我们已经无从查考“罗德俊”究竟是何许人了,但从字里行间的血泪控诉和浓郁的忧国忧民的感情上,我们可以断言这是一位真正的中国人。这张纸片上记载的故事后来被著名漫画家李滨声先生得知,为了能使这份珍贵的历史证词得以公开发表,李老奔走呼吁了18年之久。为了使后人勿忘国耻,罗德俊写下了文字,大白塔保护了证词,而李先生则为项教育后人的公德事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结 语
  

    悠悠的岁月无声地逝去,七百多岁的白塔依然气定神闲地矗立在那儿,看花开花谢,望云卷云舒。关于它,还有多少故事呢?恐怕永远也讲不完吧!

 

载《佛教文化》1999年01期

 

 


 

 

 

关于精华在线 代理招商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帮助

北京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AB座公建(邮编:100086) 客服热线:4000-150-75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823京ICP备13033151号
版权所有 北京天地精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1-2025 www.ji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0-150-750
未开通400地区请拨打010-53253001

每日免费学一课

--人正在学习

免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