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在线
首页 > 高考动态

哲学关键词的使用

2015-04-14浏览量:3634次

哲学关键词的使用
  下面就以典型试题为例,剖析如何抓住哲学关键词词语,理解哲学观点。
  
一、哲学关键词词1及例析
  针对、按照、立足、基于、根据……(问题、现状、特点、影响、形势、情况),提出、出台、制定、形成、调整、颁布……(理论、思想、政策、精神、规划、规定、方针、措施、方案、经验、决定、制度)等。
  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认识论角度看,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例1】 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食用动物油在15~20℃时凝固,常用的食用植物油在-15~-10℃时凝固,由动物油和植物油混合而成的地沟油凝固点为-5~0℃。该同学根据这一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明了鉴别地沟油的简易装置,赢得了创新大赛二等奖。该同学的发明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在主次矛盾原理的指导下,抓住事物的重点和关键
  B.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的指导下,立足局部统筹全局
  C.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D.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指导下,实现创新性发展
  【解析】 本题的哲学“标志性”词语为“根据…… 现象,发明……装置”。所有的食用油都具有凝固这一共性,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但不同的食用油其凝固点也不相同,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该同学据此发明了鉴别地沟油的简易装置,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体现,C符合题意。
  
二、哲学关键词2及例析
  在……(主题、理论、观点、思想、政策、精神、规划、方针、措施、方案、经验、制度、精神、幻想、体系)的(指导、引领、启发、贯彻、实行)下,促进……(事业、活动、行动、实践)取得(成就、胜利、发展、前进、成功)等。
  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从认识论角度看,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2】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④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哲学“标志性”词语为“…… 主题,引领……”。在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的引领下,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从唯物论角度看,这表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①②应选,故本题选A。
  
三、哲学关键词3及例析
  (1)地震、洪水、雪灾、泥石流、火山喷发等,天体运动、季节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等。
  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①规律是普遍的,规律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①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例3】 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对地震的成功预警,根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
  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推测,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
  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解析】 本题的哲学“标志性”词语为“地震发生”“地震预警”。地震预警系统之所以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根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A符合题意。人们对地震发生时的规律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是在进行因果联系的推测,B排除;C说法错误,地震预警并非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D说法属于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说法。
  (2)地球一小时活动、青藏铁路、三峡工程、世博会馆等,发展农业、坚定信心、周密部署、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奋发图强、坚持不懈、积极探索、积极寻找、积极应对、科学研究、研发、打破传统、利用条件、创造、分析、人工智能、合成、克隆、人工降雨、退耕还湖还林、治理江河、兴修水利、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通过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例4】 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该公司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重视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哲学“标志性”词语为“深入研究”“另辟蹊径”。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表明该公司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故①应选;以前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现在却被制造成结实耐用的板材并广受欢迎,说明该公司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了新的具体联系,故②应选;③与题意不符;④强调的是联系的客观性,与题意不符。故选A。
  
四、哲学关键词4及例析
  (1)抓关键、抓重点、抓核心、重中之重、首位、第一要务、当务之急、集中力量、以……为中心、提纲挈领等。
  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启示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时,要抓住主要矛盾。
  【例5】 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有助于上海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的制约,是实现上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契机,而且可以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他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着重抓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以带动其他工作,符合辩证法的
  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观点
  B.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观点
  C.矛盾特殊性是造成事物存在差别的内在原因的观点
  D.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解析】 本题的哲学“标志性”词语为“两个中心”。从辩证法角度看,着重抓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以带动其他工作,符合辩证法的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观点,同时也体现了抓重点的方法论要求,故选B。
  (2)判断事物性质、对……作出评价、分析形势、总体上……还存在……问题、主流和支流、主导和主体、利与弊、优点与不足、得与失、只看到……而忽视了……等等。
  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启示我们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例6】 有人做过这样的测试: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黑点,让不同的人来看。测试结果发现人们通常都只看到那个黑点,而忽视了黑点之外的那一大片空白。该测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②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的哲学“标志性”词语为“只看到……而忽视了……”。黑点与空白是一对矛盾,人们通常都只看到那个黑点,而忽视了黑点之外的那一大片空白,体现了只看到支流而忽视了矛盾的主要方面,②③应选。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主次矛盾知识,①④不选。故选D。
 
  哲学关键词的运用实质上是一种提炼关键词的学习方法。记住文中所述的这些“标志性”词语,对提高解题的速度及解题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活与哲学的原理识别的关键词技巧
 
综述:在解答哲学试题时,审题时要注意设问对知识的限制,组织答案时一般要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个板块知识作答。
特别提示:在回答哲学问题时,要注意“原理+方法论+分析”的模式。“依据类”应着力于原理,“如何做”“启示”应重点阐述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识别的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
 识别的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代表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
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识别的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做事遭遇╱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
4.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识别的关键词: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5.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词稳定、稳健不变同步平衡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识别的关键词: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是不是金子,一炼就知╱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真理
 识别的关键词:第一次提出某种正确的观点或认识╱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推进╱山外有山,学无止境╱
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词:影响╱制约╱关系到╱引起╱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系统化╱有利于╱会促进╱会带来╱统一意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关处理……关系同时导致、后果离不开一致性、连续性(过去、现在、未来----前后相继历史联系)空间相邻------左邻右舍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⑴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⑵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识别的关键词:顾全大局╱国家与各地区或某地区、国家与部单位、各部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发展的全过程与某一阶段之间的关系╱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强调的是相互配合、整体势力,要培养队员集体意识、全局观念╱事关全局╱树立全国一盘期的思想╱东、中、西部与全国组成部分环节全局、大局、局部战略长远高度三农工作与全国工作地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分裂、独立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识别的关键词结构调整系统工程资产重组优化组合
(二)发展观
1.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词:创新精神╱敢于创新╱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促进(社会、技术)进步╱促进新产品升级换代╱不断完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长远╱促进新事物成长、支持和拥护新事物╱创新、更新、刷新、发展、提高╱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新思路╱长远利益,战略高度╱从…到…的发展过程(上升、前进)╱面向未来,为了子孙后代╱具有前瞻性,科学预测╱推陈出新╱新陈代谢╱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充满信心,又要克服困难
 识别的关键词:某事物成长经历艰辛困苦的过程,最终取得了胜利或成功╱在挫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进中遇到困难与挫折╱严峻挑战╱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我们要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
 识别的关键词:…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循序渐进╱有计划、分阶段或分步骤实施╱优化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或产业升级╱循序渐进╱防微杜渐╱适度、火候、分寸、尺度╱一次次╱从…做起╱一蹴而就╱过度╱急于求成╱
(三)矛盾观
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⑴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⑵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词:一方面,另一方面╱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是…╱科学(核技术、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又…╱利与弊╱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优点和缺点、和而不同╱…变成、转化为…,居安思危╱正视、化解矛盾,面对现实╱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识别的关键词:具有不同(特点)╱存在着差别或差异╱区别对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不同条件下或在不同情况下或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不同的对策、策略或政策╱想问题、办事情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发展特色农业或特色经济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新情况、新形势下的新特点╱办事情要有针对性╱发挥…独特优势╱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针对……╱量身定做╱独特╱根据当地当时实际╱符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比较优势╱多样性╱区别、差异╱一律、一概╱一刀切、一风吹╱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一般与个别的统一╱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先试点再总结后推广经验╱指导╱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既借鉴学习别人有益经验又进行自主创新╱典型示范╱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不照抄照搬、死板硬套╱解剖麻雀╱同与异(既相同,又不同)╱
4.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词:抓重点╱抓╱抓中心╱把…作为…重中之重╱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力量╱抓重点工程╱把…作为第一要务╱集中优势兵力╱突破口╱根本╱骨干力量╱核心╱首位╱协调发展╱舍本逐末╱
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的关键词: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反对单打一
6.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我们在着重把握主要方面,要抓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识别的关键词:以…为主体╱以…为主导╱经济形势、国际局势和党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主流是好的╱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因小失大╱权衡利弊得失,分清主流与支流╱分析形势:巨大成绩……存在不足(困难和问题)╱判断性质、辨清方向、识大局╱总体上、总的来看,还有……问题╱评价人的功与过╱评价工作的得与失╱防微杜渐╱
(四)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立足实践,树立创新意识。
 识别的关键词:吸取、保留和改造╱肯定又否定╱克服消极的保留合理的╱继承与发展╱继承与创新╱对待传统文化╱突破传统╱理论创新╱创新精神╱敢于创新╱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突破陈规旧俗╱创新╱新产品,新思路,新方案,新突破╱解放思想╱大胆吸收借鉴╱;反面的有:抛弃╱全盘否定、完全彻底否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四、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历史观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识别的关键词:落后腐朽思想╱先进思想╱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识别的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分配制度改革╱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识别的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政府(大部制)、政党、民族、宗教等制度变革╱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识别的关键词:人民╱人民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相结合╱农民,老百姓╱群众利益╱弱势群体╱民生╱以人为本╱人权╱
(二)人生观价值观
5.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人生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识别的关键词:说明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些先进人物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6.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识别的关键词:说明不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说明先进人物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如航天英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等╱
7.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识别的关键词: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价值观念会变化╱忠于人民╱地位、需要、角度、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眼前利益与根本利益╱
8.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识别的关键词:忘我╱帮助人民做好事╱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服务他人╱社会提供的生存、发展、工作条件╱大家的努力╱个人精神、素质、理想信念╱反之,贪图安逸╱拜金主义╱
 
 
 

关于精华在线 代理招商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帮助

北京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AB座公建(邮编:100086) 客服热线:4000-150-75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823京ICP备13033151号
版权所有 北京天地精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1-2025 www.ji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0-150-750
未开通400地区请拨打010-53253001

每日免费学一课

--人正在学习

免费学习